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5年第15周)
·发布时间2025-04-11 14:14:49

1、上海: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

  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召开2025年上海市人社系统营商环境暨法治工作会议,并同步发布《聚焦提升企业和劳动者感受持续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共分为五个版块,提出35条举措。

  一是“聚焦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援企,创建更好的企业成长发展环境”,包括健全高质量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做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提升服务创业企业水平等8条举措。

  二是“聚焦开发高素质人力资源强企,优化高效协同的人力资源发展环境”,包括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技能培训的快速精准实施能力、深化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改革创新、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保障等5条举措。

  三是“聚焦合理适度的社会保险政策惠企,打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环境”,包括积极推广企业年金有效扩面模式、适度降低社会成本负担、持续提升社保经办服务等5条举措。

  四是“聚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企,营造共赢共享的社会治理环境”,包括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完善劳动监察仲裁“一口受理”机制、推行劳动纠纷多元调解和案前化解等5条举措。

  五是“聚焦创新优质服务举措便企,健全智慧便捷的服务供给环境”,包括深化世行迎评对标改革、优化涉企行政检查、推动人社惠企便民政策直达快享、提升宣传影响力等12条举措。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落实细化《行动方案》,深化市区联动,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实施效果让企业看得见,感受得到。


2、河南:出台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

  为实现人工智能应用、高质量就业和紧缺人才培养协同联动,河南省人社厅出台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大力开展人工智能就业技能培训,加快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文化传媒、文创文旅等行业推广应用。2025-2027年,年均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5万人以上,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促进不少于4万人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实现就业创业。

  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就业技能培训。紧盯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缺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应用培训为重点,广泛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就业技能培训,增加紧缺人才供给。加大培训资金投入,将AIGC应用培训纳入职业培训补贴范围,按规定落实就业技能培训补贴。鼓励企业对职工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和就业竞争力。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就业岗位。着力构建“技术扩散、产业升级、岗位新生”的良性循环,开辟“人机协同”的新型就业阵地。完善人才需求预测和岗位归集发布制度,建立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岗位资源库,引导人才培养培训与产业发展、就业需要相适应。加强岗位信息发布和推送,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

  大力支持创新创业。重点培育引进算法模型研发、人工智能与信息安全、机器学习、智能机器人等技能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带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创业创新创造。将培育培优人工智能经济创新创业市场主体作为各级各类创业孵化载体的重要目标,搭建创业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资本市场和其他创业资源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服务网络。

  组织开展就业见习和实训。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设立就业见习基地,开发人工智能领域管理类、技术类、研发类、辅助类见习岗位,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参加就业见习,对吸纳就业见习的单位,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和就业见习基地奖补。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依托人工智能岗位信息资源库,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灵活多样的人工智能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加强人工智能行业重点企业用工监测,综合运用技能培训、人才招聘、政策落实等措施,切实保障用工需求。在全省开展AIGC直通车进高校活动,提高大学生掌握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能力。


3、内蒙古:7项服务助力重点群体创业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印发《关于开展 “创兴北疆” 创业服务活动助力就业促进行动的通知》,全面启动“创兴北疆”创业服务活动,聚焦高校毕业生、返乡农牧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实施7项创业服务,全力构建 “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 四创联动支持体系,努力提升创业质量,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活动持续至2025年12月底。

  搭建政策宣传矩阵。系统梳理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指导等政策,采用短视频、融媒体等形式,将创业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服务指南,提升政策知晓度。

  实施创业指导专家巡诊。充分发挥创业导师库、创业指导大师工作室作用,深入12个盟市开展“一对一”帮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沙龙等形式,为创业者提供面对面、针对性的专业指导,助力创业者解决创业难题。

  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围绕创业者在场地、资金、市场等方面实际需求,提供精准资源对接和有效服务,推动创业政策高效落地。

  举行“贷你创业”相关活动。建立银企对接长效机制,通过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申请流程、提高授信额度等举措,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

  组织创业项目路演。聚焦新能源、现代农牧业等产业集群,精心举办项目路演活动,为优质创业项目搭建展示平台,加速推动优质资本与项目对接。

  强化创业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培训师资交流活动,着力培育千名专业化、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提升全区创业培训质量提供人才支撑。

  打造区域创业联盟。整合创业资源,加强地区间创业资源共享与政策联动,实现各盟市间信息、培训、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化配置,强化区域创业合作,打造“一地一特色”的创业品牌,全面提升全区创业服务整体水平。


4、青海:20条措施加强数据标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加快推进青海绿色算力协同发展,加强数据标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青海省人社厅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数据标注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从数据标注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出台20条措施,促进数据标注产业健康发展。

  目标引领,服务数据标注产业发展。聚焦数据标注产业发展需求,统筹各部门资源,明确2025年培养数据标注产业人才不少于3000人;2026年以后,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逐年扩大培养规模,为全省数据标注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

  多措并举,强化数据标注人才培养。支持龙头企业、高校、培训机构等深度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需求侧精准对接。将数据标注人才纳入“技能照亮前程”专项行动和补贴目录,支持企业开展岗前和转岗培训,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强化数据标注相关学科建设,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育更高质量数据标注人才。

  创新机制,优化数据标注人才使用。支持企业自主设置技术技能岗位等级,建立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搭建多元引才渠道,深化人才合作,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贯通职业发展通道,促进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运用“青海e就业”品牌和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着力打造“青海绿算数据标注师”劳务品牌,扩大就业规模。

  完善体系,加强数据标注人才评价。进一步健全数字职业评价体系,推动相关院校实施“学历证书+数据标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评价工作,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建立分层分级数据标注人才库,依托省级公共实训基地,探索建立省级数据标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推动青海省数据标注产业逐步向智能化、知识化和专业化转型。

  强化激励,激发数据标注人才活力。将数据标注产业人才纳入国家级和省级人才选拔范围,依托“昆仑英才·技术技能人才”项目,选拔培养高层次数据标注技术技能人才。引导数据标注企业科学确定从业人员工资水平并实现合理增长。鼓励数据标注企业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给予与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建立补助性津贴制度,引进人才享受相关待遇,纳入企业新型学徒范围并及时兑现补贴,按规定落实培训补贴,引导企业用足用好职工教育经费。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