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5年第3周)
·发布时间2025-01-24 10:51:45

1、江苏:19条措施打造高技能人才示范高地

  江苏省近日出台《关于深化“江苏工匠”培育工程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分为5个方面,共有19条措施,其中政策集成4条、政策拓展10条、政策创新5条。打造高技能人才示范地。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若干措施》的出台,从政策保障、培训赋能、服务支撑、待遇落实、环境营造等多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将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意图贯穿始终,推动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服务双向循环互动,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为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技能劳动者成长成才

  《若干措施》通过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把党和政府对技能人才的关心关爱贯穿到组织领导、培养选树、资金支持、表彰激励、宣传引导等各领域全过程,厚植全社会尊重工匠、崇尚技能的良好生态,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在江苏制造、江苏创造中的技术转化能力和技艺创新活力,将带动更多技能人才实现梯次发展,强化“有技能、好就业,长技能、就好业,高技能、就业好”的导向。

  注重促进就业创业和服务产业企业

  《若干措施》注重促进就业创业。持续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包括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建立并完善就业意愿识别和技能短板诊断机制,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全链条模式,在提高培训精准度和实用性的同时,增强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不断健全以就业培训上岗率、职工培训稳岗率、创业培训合格率等三项指标为主,以参训人员满意度指标为辅的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充分释放培训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功能。

  另一方面,还注重服务产业企业。支持高技能人才参与人才攻关联合体建设,协同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和工艺难题。鼓励企业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揭榜领题”以及参与重大生产决策、重大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项目等制度。鼓励各类用人单位推行“技师+工程师”等团队合作模式,融合技术技能资源优势,在科研和技术攻关中发挥高技能人才创新能力。

  推进“职技”贯通深化产教融合

  在推进“职技”贯通上,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适当提前省重点技师学院招收初中生源技师班的招生批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急需的技能人才为重点,选择部分条件比较成熟的院校探索开展“学历+技能”贯通培养模式试点,试点技师学院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本科技师贯通培养,探索向技工院校毕业生颁发学历证书。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在符合条件的学校设立与办学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支持技工院校毕业生同等享受高校毕业生社保、就业见习、创业等补贴。

  在深化产教融合上,加快打造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引导“链主”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实习实训、教师培养。完善企校“双导师”“双基地”培养机制,深化工学一体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设高级技师学院。给予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举办的技工院校支持性收费政策。将高技能人才配置状况作为生产经营性企业参加重大工程项目招投标、评优和资质评估的重要因素,探索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时的加分参考项。

  拓宽职业通道加强激励保障

  针对拓宽职业通道方面,纵向上,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建立卓越技师制度,组织高级技师研修和高技能人才海外培训,造就一批拔尖技能人才。加快推进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试点,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横向上,畅通高技能人才向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的流动渠道。用人单位在聘的高技能人才在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扩大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范围,在苏州试点培育国(境)外职业技能比照认定集群,为全球各类技能人才来苏就业创业提供便利。

  在加强激励保障上面,引导企业健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技能人才人均工资增幅不低于本单位职工人均工资增幅。鼓励企业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高层管理人员建立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薪酬待遇体系。将高技能人才纳入“苏畅”人才综合服务体系。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配偶、子女按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


2、重庆:开展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行动

  近日,重庆市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春暖农民工”返乡就业服务行动,聚焦农民工政策宣讲、就业帮扶等系列暖心举措,助力农民工群体返乡就业、就近就业。

  春节期间,将在高铁站、汽车站、高速路服务区等主要交通枢纽和集散地,以及全市各邮政网点、“邮爱驿站”设置1000个农民工返乡服务站点,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免费茶水、咨询引导、行李搬运、就业推介等多元化服务。

  此外,为保障农民工顺利返乡,重庆市人社局还将组织1000趟次包车包机包列(厢)。针对有集中出行需求的农民工群体,提供包客车、包飞机、包火车等贴心出行服务,并加强交通出行保障与安全管理,确保每一位农民工都能平安、便捷地回到家乡或奔赴工作岗位,极大地解决了农民工返乡返岗的交通难题。

  为实现农民工求职与岗位的精准匹配,春节期间重庆将推出农民工求职登记“一码通”服务。“通过发布返乡农民工求职登记二维码,农民工只需轻松扫码,就可以登记个人求职需求”。与此同时,全市2.3万名劳务经纪人将积极行动,开展万名劳务经纪人“面对面”活动。通过线下走访、线上对接,为有就业创业意愿但暂无合适工作的农民工提供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个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

  针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还将分别组织100场返乡创业座谈会和1000名创业者园区对接行。春节期间,重庆还将筹集50万个涵盖建筑、制造、家政、物流、餐饮等领域的就业岗位,并在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市政广场、乡镇集市、零工市场举办1000场现场招聘会,促进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供需精准对接,全力推动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今年春节重庆还将同步开展慰问进企业、进站点、进村(社区)活动,加大对失业农民工、生活困难农民工、就地过节农民工等群体的关心慰问力度,春节期间全市集中走访和慰问农民工达10万人次以上。此外,还将举办1000场政策宣讲会,政策宣讲会以院坝会、场镇赶集摆摊设点等接地气的形式展开,向返乡农民工详细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解读就业创业、社会保险、权益维护等政策法规,帮助农民工了解家乡就业环境与政策福利。


3、江西:大力推进家政服务走向职业化

  江西省人社厅、江西省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职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标准落实、提升技能水平、支持家政劳务品牌发展、促进就业创业、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等切实举措,推进全省家政服务职业化发展。

  推动家政服务产品化和服务产品标准化。为加强国家家政服务职业(工种)标准的落实,提升服务质量,结合本省实际,完善江西省有关家政服务标准,严格执行母婴护理、养老护理、医疗陪护、居家保洁等家政服务领域职业(工种)技能培训标准及培训大纲,落实行业标准。

  提升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加大培训力度,打通培训渠道,开展订单、定向、顶岗式培训,每年培训家政服务师资人员不少于200人、家政服务员不少于50000人次。加强专业化人才培育培养,省级每年组织不少于1次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对参加世赛获奖可对选手和专家团队分别予以30万元奖励。支持家政服务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参评高级经济师职称。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力争2025年底实现评价机构市级全覆盖,每年开展养老、托育、居家等技能等级认定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10000人次以上。

  支持家政劳务品牌发展。每2年开展一次省级家政劳务品牌典型案例评选,择优推荐参评全国优秀典型案例。鼓励县(区)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打造家政服务类“赣字号”劳务品牌,支持符合参评条件的企业和个人申报“赣字号”劳务品牌领军企业和领军人才。

  促进家政领域就业创业。持续落实好各项惠企稳岗政策,筹措60亿创业担保贷款资金支持家政服务领域创业。依托5+2就业之家等平台,为家政服务企业和从业者提供高效便捷招聘求职渠道。聚焦照顾“一老一小”实际需求,努力扩大家政领域就业规模。加强产教融合,构建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家政“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构建多元人才培养体系,支持相关高等院校与家政服务龙头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冠名班。

  保障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为促进行业规范发展,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建立技能和服务质量相匹配的薪酬分配办法。探索推行电子“居家上门服务证”。督促指导家政服务企业与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支持家政企业、行业协会建立家政服务纠纷调解机制。


4、天津:投放“稳岗贷” 助力小微企业

  为破解企业“融资难”、“用工难”问题,2024年天津市人社局携手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全年为2296家企业累计投放贷款131.2亿元,稳定岗位9.8万个。同比企业数增加1502家,贷款投放额增加88亿元,稳定岗位数增加5.7万个。

  搭建政银企精准对接桥梁。联合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稳岗专项贷款”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银合作优势,创新工作举措,从供需两端发力,携手产业各方,深入园区、社区、乡村等,精准摸排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际融资需求,搭建政银企精准对接平台。

  “大数据”赋能精准匹配。利用天津市数字就业创业信息系统,智能化匹配4.1万家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用工规范的小微企业。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通过数据共享,采取线上线下普惠融资服务体系,全方位为企业提供贷款融资解决方案。

  提升服务缓解金融难题。对于“推荐清单”内具有较好示范和带动效应的小微企业,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实现快对接、快审批、快放款。对于贷款到期的客户,积极满足无还本续贷需求。用金融资源的精准投入,助力解决经营实际困难,有效激发小微企业发展动能,增加其发展信心。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