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4年第48周)
·发布时间2024-11-28 15:06:30

1、北京: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

  2024年北京市“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近日在丰台区举行。活动以“政策面对面、服务零距离”为主题,为期一周。启动仪式上,组织了社保政策宣传和在线直播,并设置社保文化嘉年华、体验官社保游等环节,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部分群众以“社保体验官”的身份深度参观社保服务大厅、帮办专家工作室、党建墙、文化墙、数字人等,“沉浸式”体验社保“咨询—受理—审核—办结”的一系列经办流程。活动现场还搭建咨询台,为群众讲解社保政策、经办流程、发放宣传折页等,挑选群众咨询率高、关心程度大的高频问题,由社保“云上帮办团”开展在线直播讲解,线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启动仪式当天,北京市各区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活动。东城区围绕社保及相关服务事项邀请专家进行政策宣讲,线上同步直播。朝阳区到八里庄社区开展“社保政策 你来问我来答——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朝保宝”服务队成员为居民带来热门政策宣传解答,拉近群众和社保政策距离。通州区、房山区、门头沟区开展手拉手帮扶专场招聘会,向企业及求职者发放宣传折页、解答疑问,普及参保、缴费、待遇等政策,让广大群众知晓社保政策、了解自身权益。

  当日,全市共开展活动30余场,发放社保热点政策宣传单2万余份,为近万名群众答疑解惑,为200余名群众提供“算一算”服务,帮助近300名老人现场完成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此次活动把社保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第一线、最末端,走街串巷、进门入户,将社保政策“直通车”开进企业、社区、乡村、校园,活动期间,将为广大群众送上社保服务大礼包。活动期间,各区还将发挥首都文化优势,结合区域特色,以“文化节”“推介会”“主题服务平台”“人社服务驿站”为载体,开展社保知识小竞赛、动漫视频展播、社保小课堂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200余场,着力打造“零距离帮办解忧、面对面帮算无忧、心贴心答疑化忧”的暖心社保“无忧”服务品牌。


2、上海:发放浦东新区专业服务券

  根据《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上海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沪府办〔2024〕16号)、《浦东新区专业服务业提升行动方案》等工作要求,为加快推进专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发布“浦东新区第一批专业服务券申报指南”。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申报对象

  工商注册地、税收户管地均在浦东新区,经营状态正常、无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

  二、资助内容

  专业服务券主要用于资助企业采购法律、会计审计、咨询调查、检验检测认证、广告、人力资源、物流及供应链、知识产权、信用、绿色低碳、金融科技、设计等专业服务。

  企业可按照专业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金额的30%(最高不超过30万元),申请服务券资助。

  综合考虑资金总量、时间进度等因素,本次服务券仅资助企业在2024年11月16日—11月30日期间支付的专业服务费用,并在此期间开具相应的增值税发票。

  三、资助范围

  (1)符合浦东产业发展导向,“三大先导产业”“四个新赛道”“六大硬核”以及“五个中心”建设等领域的企业;

  (2)对引领区和自贸区建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贡献度,具有较强行业引领性、示范性、带动性,经济增速较快、成长潜力较大的企业;

  (3)在各类融资、筹备上市、并购重组、资产管理、科技研发、境外投资、拓展业务等工作中,采购专业服务的企业;

  (4)其他采购专业服务的相关企业。

  四、申报材料

  申报企业应提交以下书面材料(一式三份):(1)浦东新区专业服务券申报表;(2)企业及专业服务机构的主体资格证明;(3)专业服务合同、实际履约付款凭证(银行转账记录)及其对应的增值税发票;(4)其他佐证材料。

  其中(2)(3)(4)项请提交复印件并盖公章。

  申报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须诚实守信,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伪造材料等严重失信行为,取消其5年内的申报资格,列入浦东新区公共信用信息记录,并依法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五、受理时间及联系方式

  申报企业请于2024年12月1日至12月15日,将申报材料送交或邮寄至浦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现场送交材料请在工作日时间)。

  地址:浦东新区合欢路2号(浦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2楼211办公室联系人:专业服务券专员 电  话:58788388-63516;68540138


3、湖北: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职称评审机制

  近日,湖北省人社厅、经信厅联合下发《关于创新湖北省专精特新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职称评审机制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冠军企业职称申报、组建特色专业职称评委会等方面政策。

  推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措施》规定,对在专精特新企业基础研究、重大工程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急需紧缺人才,经企业董事长(或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和1名同行业专家署名举荐,可不受原职称资格、学历资历、工作年限、继续教育等条件限制,直接申报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举荐专家的意见作为评审时的重要参考。具体举荐名额,根据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划型标准确定。

  聚焦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设置评审专业。《措施》体现以用为导向,紧贴湖北省五大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未来产业及“51020”现代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等,锚定专精特新企业的前沿特色技术领域,将职称专业范围细分为若干专业门类,确保职称评审的科学性、专业性、精准性。

  创新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评价标准。《措施》强调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评价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聚集培养和选拔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创新型人才,突出市场认可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从实践创新能力、产学研融合能力、专业服务能力、创新成果转化及企业业务考核等维度设置评价指标,以实践论英雄。

  丰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评价方式。《措施》明确灵活采用考试测评、考核认定、面试答辩、实践操作、业绩展示、工作评价、专家或同行评审等多种评价方式,突出创新业绩,不断提高专精特新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助力培养专精特新企业复合型人才。《措施》顺应企业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发展和人才多领域多专业发展的需要,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人才参与多个职称评定,创新实施跨专业评审,鼓励企业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组建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职称评委会。《措施》明确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组建由省经信厅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专精特新企业人才评委会,强调要吸纳企业技术人才加入评审专家库,实行“以才荐才”。

  支持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审。《措施》要求向符合条件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授权,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实现企业自主评价人才、自主使用人才,充分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优化服务强化监管。《措施》提出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具体要求。强调要健全工作机制,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和申报举荐责任制,对举荐工作把关不严、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发现,取消企业职称举荐资格,并作为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复核的重要参考,确保职称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开展。


4、陕西:鼓励用人单位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陕西省人社厅出台《陕西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规程》,对陕西省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的遴选、评价工作的实施、评价机构的监管、评价机构的遴选续期和终止等作出明确规定。

  严格评价机构遴选。对设立评价机构应具备的主体、评价工种、场地、设施、人员、内部制度、评价机构的申请、评估、发布及更改相关信息等条件作了具体要求。明确各市(区)遴选的评价社评组织开展技师及以上评价的,须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报备。

  强化评价组织实施。明确评价机构按照“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对自身开展的评价工作、所颁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负主体责任。从提交工作计划、资格审核、结果公示、证书数据、人员队伍建设和培训、资料留存等方面对评价机构作了具体要求,不断提高评价质量。

  突出日常监管。采取“互联网+监管”模式,通过调阅资料、现场检查等方式,对评价机构及其评价工作进行日常督导和专项督导、随机抽查。特别是对评价机构违规违纪情况和处理进行明确,要求各级人社部门和评价机构建立健全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档案,使评价机构管理更加有章可循。

  规范机构遴选续期和终止。完善对评价机构续期遴选和终止等情形处理的工作流程和处理程序,为各级监管部门做好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