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粤港澳举办2024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
自广东省搭建“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出台《广东省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就业创业条例》、不断优化完善港澳青年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一大批来自狮子山下、濠江之畔的年轻人融入湾区、扎根湾区,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共同主办的“2024年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暨“青年内地交流体验计划”欢迎仪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举行。活动旨在通过联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及“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加强粤港澳三地就业创业资源对接,进一步拉近港澳青年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距离,支持港澳青年共享湾区发展机遇,打开交流新篇章,营造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生动氛围。
在欢迎仪式上,来自港澳青年代表、港澳创业项目代表、粤港澳三地的投资机构代表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代表等200多人共同见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宣传片《就在湾区 创享未来》首发、“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联络点成立、大湾区职场导师(创业导师)结对仪式等。
此次“大湾区香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联盟”联络点的成立展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支持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方面所构建的广泛而多元化的合作网络。联盟汇集了来自政府机构、高校学府、专业团体、社会服务组织以及创业投资机构等多个领域的代表,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体系。内地多家创业投资机构的加入,如粤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将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宝贵的资金支持与风险管理建议,助力创业项目顺利落地与成长。
大湾区职场导师(创业导师)是广东省为港澳青年量身打造的支持举措,通过聘请一批有内地工作经验、生活经历的港澳人士担任职场导师、创业导师,为有意向在内地九市就业创业的港澳青年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创业辅导等服务。本次活动成功促成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创业导师与不同行业的港澳青年现场结对,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交流合作,将为创新创业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还发布了港澳青年大湾区内地九市“创业懒人包”,分成4个篇章分别介绍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创业环境、创业政策、创业活动以及生活指南,涉及创业基地、创业大赛、创业补贴、公司注册、税费减免、创业贷款、衣食住行等等,帮助港澳青年快速融入大湾区的生活与发展,感受“湾”有引力。
欢迎仪式当天,现场同步举行了“粤科发布”28号——走进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活动,精心组织超50个优秀港澳青年创业项目参加投融资对接,9个项目代表上台路演,全省20多家优质投融资机构到场开展投融资合作对接。活动最终促成4个投融资机构与4个创业项目签署合作意向协议。
为了让港澳双创青年充分感受湾区发展的强大澎湃动力,积极投身于大湾区的建设之中,此次活动推出考察“组合拳”,以探索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的创业机遇为主题,前往南沙“创享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等进行交流座谈,与行业专家面对面,深入探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感受浓厚的创业文化和孵化氛围。
为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号召,深入推动粤港澳三地青年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特别策划了两场后续活动,包括以“先进制造业创业机遇”为主题的考察团活动,以及1场在香港举办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推介会。
近年来,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持续深入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要素便捷流动,拓展就业创业空间,深化粤港澳青年交往交融,助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自2023年以来,粤港澳三地联动,组织举办“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湾区行”、暑期青年创业嘉年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港澳赛区等系列活动,为港澳青年提供政策解读、基地推介、实地参访、项目路演、创业交流等全场景交流平台。组织相关交流活动超900场,超3.5万人次港澳青年参与,为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广东深入落实支持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就业创业实施细则,推动实现在粤创业粤港澳青年同等享受创业支持政策。建成全省232个“湾区社保通”服务专窗、港澳地区111个社保服务网点,可为港澳居民提供广东社保高频服务和港澳民生常用服务。
同时,制定出台推进港澳青创基地建设若干措施16条,实施2024年港澳青创基地服务提升行动,建成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以12个重点基地为骨干、以各地特色基地为基础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体系。目前,珠三角9市已建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84家,累计孵化港澳青年创业项目5600多个,引领带动超20万港澳居民在广东工作生活。
2、海南省: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获一次性扩岗补助
日前,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及海南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一次性扩岗补助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海南省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适用范围、补助标准、经办流程等事项,政策将执行至2025年12月31日。
根据《通知》,企业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之间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其足额缴纳失业、工伤、职工养老保险费满3个月,且经办机构审核时处于正常参保缴费状态的,按每招用1人补助10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招用时间按招用人员在申领企业首月参保时间确认,不区分以往年度是否在其他单位参加社会保险。
适用于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的高校毕业生指在我国境内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取得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毕业生,不包括函授、成人教育、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等毕业生。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时间不早于2022年(2024年招用)、2023年(2025年招用)。
据了解,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采取主动服务与企业自行申请相结合的经办模式落实。
3、江西省: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职工工资
近日,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江西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关于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的通知》,进一步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提升便民惠民服务水平。
《通知》指出,推广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有力举措,是创新社会服务管理方式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解决职工一人多卡、重复办卡等问题,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各有关单位按照“发放方式不变、发放渠道不变”原则推动干部职工工资性收入进社会保障卡。
《通知》强调,工资性收入代发银行须支持干部职工使用本人社会保障卡领取工资性收入,不得拒绝其使用他行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干部职工本人确需办理新工资卡的,优先办理具有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鼓励开户银行通过上门办理等方式提供申领、激活等便利化服务。各省直机关事业单位要积极引导本单位干部职工使用社会保障卡领取工资性收入,开展社会保障卡知识普及活动,确保干部职工安全合规使用社会保障卡。
4、宁夏自治区:10项举措改进博士后工作
日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及自治区财政厅、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等八部门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和改进全区博士后工作的通知》,从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各方职责、平台建设、激励奖惩、管理服务等方面推出10条新政策措施,着力破解高精尖人才引进难、培养难、留住难、用好难等突出问题,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将健全完善博士后管理服务运行体系与多元投入体系,健全博士后人才“引育用留”全过程闭环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博士后工作制度、运行体系和评估办法,以及“自治区统筹、市县区负责、行业部门协同、人才单位履责”的工作机制。实行全链条跟踪管理服务,建立博士后工作从申请到设立、资金拨付、计划实施、资金使用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建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量化动态评估机制和工作述职制度,采取自查自评、实地考察、交叉互检等方式,对博士后“两站一基地”进行量化评价与绩效定性评定。废除“终身制”,对两次评估不合格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直接取消资格,对两次评估不合格的“两站”,书面报国家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核准取消设站资格。
为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作用,自治区通过合作共建、项目参与、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探索建立企业博士后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创造发明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扩大博士后“两站”基数、规模,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国家与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支持“六新六特六优+N”、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支持“两站一基地”因地制宜灵活增加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数量,以量的积累增长促进质的提升。
此外,自治区鼓励博士后科研创新,完善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办法,事业单位可对期满出站的博士后采取能力考核的方式公开招聘,首次聘用岗位不受所在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聘用相应岗位最低等次;高校招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达到高校教师资格要求的,可按规定申请教师资格证。国有企业引进博士后科技人才所需薪酬,据实计入当年工资总额,可不作为工资总额预算基数;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在站期间绩效工资可在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中单列。博士后在站期间,计算工作年限。依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积极探索建立“宁夏博士后创新发展基金”;按相关规定报请设立“塞上江南千里马奖”与“塞上江南伯乐奖”。在资助周期内,被取消资格的“两站一基地”第二笔支持经费不予拨付或根据评估情况视情拨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