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3年第41周)
·发布时间2023-10-20 15:20:01

1、人社部:加快推进社保资格认证便利化

养老金、工伤补助等社保待遇享受资格认证,事关百姓的“钱袋子”,也关乎社保基金的安全。记者近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获悉,我国社保经办机构近年来通过信息比对、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自助认证等方式,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加快推进社保资格认证便利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介绍,人社部门积极与公安、民政、交通、出入境管理等部门开展业务协作,逐步实现信息共享,初步实现了无形认证。即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认证。2022年,全国已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员是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完成认证。

远程自助认证也是一大重点。为解决部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认证的问题,人社部门在手机应用中开发“他人代操作”功能,家人或者工作人员可以帮助老人认证。“2022年推出的家人‘亲情服务’手机功能,使用人数达到2335万人;另一个‘工作人员帮助老人认证’模块,使用量超过935万人次。”翟燕立说,目前全国利用数据比对和自助手段完成认证的比例已超过70%。


2、北京市:招用三类青年可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本市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三类青年群体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每招用1人可申请享受1000元补贴。

企业申请补贴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通知》明确,高校毕业生等三类青年群体包括2023届及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北京市登记失业的16-24岁青年。

企业申请补贴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二是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企业与政策范围内人员依法签订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且申请补贴时未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三是企业申请补贴时,应为政策范围内人员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至少1个月。

另外,符合条件的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可参照企业同等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

企业申领补贴实现“一网通办”

按照“方便、快捷、规范、安全”的原则,企业申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时无须跑路,全程实现“一网通办”。

企业可登录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rsj.beijing.gov.cn),在“法人办事”→“一次性政策”→“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信息系统中,向注册地或经营地所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申请,按要求上传劳动合同电子文件并填写相关信息,系统将自动比对核实企业的填报信息和参保信息。审核合格后,由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资金发放至企业对公账户。如企业没有对公账户,资金将发放至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缴纳社保费账户。

同一人员不可重复享受补贴

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政策实施期限截至2023年12月31日,企业提交申请的期限延长至2024年2月29日。企业申请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时,每名政策范围内人员的就业参保信息和身份只能由一户企业用于申请享受,不能重复使用。

对政策范围内人员,企业如已申请享受了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并按北京市相关规定,通过同一人员申请享受用人单位岗位补贴的,须从岗位补贴中扣除。对不符合规定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予以追回。

下一步,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还将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享受一次性扩岗补助的政策。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同时,还需注意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不能重复享受。

 

3、浙江省:40多个领域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

浙江省政府官网10月7日公布《关于印发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实施方案的通知》,自10月起,浙江在档案、教育、科技、民政、公安、住房公积金、人力社保、交通运输、医疗保障、市场监管等40个领域,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证明,实现“专项信用报告”线上出具“一纸”证明,线上申请“一键”免费办理,切实减轻办事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浙江是全国率先开展“无证明化”改革的省份,去年实现地方性法规设定证明清零。有别于其他省份,浙江此次出具的专项信用报告,适用对象除企业外还包括社会组织和自然人。报告用途包含行政服务应用、商务应用、金融市场3大应用场景,涉及优惠政策兑现、资金支持、评优评先、资格审查、人员招录、招标投标、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及企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等多个方面。


4、湖南省:19条措施助力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为全面加强新时代湖南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助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近日,湖南省印发《建设新时代技能人才强省的若干措施》。

《措施》涵盖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等环节,共19条,立足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实际情况,特别是立足解决技能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发展动力和发展环境问题,聚焦高技能人才工作薄弱环节和关键问题,着力补短板、强弱项,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

定位更加突出

紧紧围绕实现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强基工程,实施技工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打造“湘技湘能”职业培训品牌,持续擦亮“技兴三湘能创未来”职业技能竞赛品牌,积极开展“揭榜挂帅”项目制培训,实施湖湘工匠培育“百千万”工程,开展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行动,到2025年底,新建2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3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导向更加鲜明

加大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力度,每三年评选表彰10名“湖南省技能大师”和30名“湖南省技术能手”。积极推荐高技能人才参评政府特殊津贴、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科学技术奖等相关表彰评选。支持鼓励评选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时向一线高技能人才倾斜。积极宣传技能人才贡献作用,营造重视、关心、推崇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机制更加完善

坚持党对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格局。将高技能人才工作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总体部署,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各司其职、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机制。

措施更加有力

统筹利用就业补助资金、相关人才培养经费,按规定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落实各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健全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企业应依法提取并使用职工教育经费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等,积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各地要按规定发挥好有关教育经费等各类资金作用,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