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3年第18周)
·发布时间2023-05-05 13:48:38

1、上海: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为进一步减轻用人单位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经市政府同意,在确保职工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受影响、按时足额支付的前提下,本市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将继续实施,实施期限延续20个月,延长至2024年底。

从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市失业保险继续执行1%的缴费比例,其中单位缴费比例0.5%,个人缴费比例0.5%。

从2023年5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本市一类至八类行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基准费率,继续在国家规定的行业基准费率基础上下调20%,调整后为0.16%-1.52%。


2、陕西: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

陕人社发〔2023〕16号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级各部门,各企业集团,中央驻陕有关单位:

    为增加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按照《陕西省最低工资规定》,经省政府批准,对我省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月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2160元、二类区2050元、三类区1950元。

    二、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一类区21元、二类区20元、三类区19元。

    三、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自2023年5月1日起执行。

    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依法查处用人单位的违规违法行为,确保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附件: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3年4月26日

附件

陕西省最低工资标准适用范围

类区划分

县(区)数

适      用      范      围

一类区 

19

西安市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定边县、靖边县,杨陵区。

二类区 

42

西安市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陈仓区、凤县,咸阳市兴平市、武功县、乾县、礼泉县、泾阳县、三原县、彬州市,铜川市王益区,渭南市临渭区、华阴市、潼关县、大荔县,延安市宝塔区、安塞区、黄陵县、洛川县、甘泉县、吴起县、志丹县、子长市,榆林市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汉中市汉台区、南郑区、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略阳县,商洛市商州区,韩城市。

三类区 

46

宝鸡市凤翔区、扶风县、眉县、岐山县、太白县、麟游县、千阳县、陇县,咸阳市永寿县、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铜川市印台区、耀州区、宜君县,渭南市华州区、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延安市黄龙县、宜川县、富县、延川县、延长县,汉中市镇巴县、宁强县、留坝县、佛坪县,安康市汉滨区、旬阳市、平利县、石泉县、紫阳县、白河县、汉阴县、镇坪县、宁陕县、岚皋县,商洛市洛南县、山阳县、镇安县、丹凤县、商南县、柞水县。




3、浙江:温州发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规范》

浙江省温州市日前发布劳动仲裁领域省级地方标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服务规范》,将于5月12日实施。

一是统一工作场所设施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该标准对仲裁服务场所的基础设施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办案设备的硬件要求、便民设施的基本配备、信息化设施的功能要求等。细化接待场所、办案场所、其他服务场所的区域划分,结合浙江省各地仲裁机构实际情况作出区域优化调整,并要求服务项目、管理制度上墙。同时,以服务对象的现实需求为导向,将母婴休息室、心理咨询室纳入服务场所设施建设范畴,让服务更人性化、利民化。

二是量化仲裁队伍培养指标,提升人员服务能力。该标准根据浙江省各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人员结构和管理情况,对仲裁员、办案辅助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能力以及培训、服务礼仪等进行梳理和细化。通过规范人员的专业要求、服务要求,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对仲裁员案件处理专项研讨、年度培训学时和办案辅助人员专项业务培训的定量指标,帮助新进仲裁办案人员能够迅速度过新手期,避免因人员调整导致“青黄不接”。

三是规范案件办理服务流程,提升仲裁工作质效。该标准细化了劳动仲裁办案服务流程,强化执行标准,对咨询接待、法律援助、案前调解服务、案件受理等服务事项和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形成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有效衔接的仲裁服务规范,解决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服务意识等存在差异性问题。此外,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角度出发,结合浙江省数字化改革要求和劳动仲裁服务需求,对浙江省仲裁服务的特色做法加以总结提炼,将要素式办案模式、“互联网+调解仲裁”“工伤速裁”等改革成果融入服务事项,充实仲裁服务内容,增强群众的认可度和获得感。


4、江苏:宿迁社保卡成为“安薪卡”

近年来,江苏省宿迁市不断探索“数字化”监管新途径,推行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农民工工资,让工资能够安全、及时地发到每一名农民工手中,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提供了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往在工程建设领域工资发放过程中,存在重复开设工资卡,冒领、截留农民工工资,套取人工费等弊端,还存在领取工资环节多、障碍多、手续多等难题,成为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一大阻碍。

将农民工社会保障卡金融账号作为唯一工资卡账号,用来发放工资,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施工单位按要求开设具有异地、跨行转账功能的工资专用账户,收集农民工社会保障卡金融账号作为唯一工资卡账号,一人一卡,本人持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或变相扣押社会保障卡。

利用社保卡“唯一性、安全性”的特点,通过数字化监控预警平台,人社部门可以对社保卡资金的支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对工资频繁发放、异常发放和异常支取情况进行自动预警,实现源头监管“数字化”,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截留、挪用、冒领等问题发生,资金监管更安全、更好追溯。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扩展人社微信公众号、人社APP相关功能,指导农民工开通电子社会保障卡功能。凡是涉及农民工工资发放、实名制考勤等相关情况,都可以在电子社保卡APP上显示。

宿迁市率先在政府国企项目推动社保卡发放农民工工资,总结经验后将之“制度化”并在全市推广。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平台向施工单位负责人推送提示信息和告知书,要求使用社会保障卡发放农民工工资。同时,预警平台通过抓取农民工基本信息特别是外省务工人员信息,同步到银行机构,农民工即可享受线上申领、即时可取、上门办卡、开卡激活等“一站式”服务和免除社会保障卡的手续费、短信费等惠民举措,实现社会保障卡的“一卡通”服务管理。

社保卡成为农民工的“安薪卡”。自2022年4月该项制度推行以来,宿迁已在105个工程建设项目推行社保卡发放工资,累计发放社保卡9000张次,发放工资金额超2.5亿元。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