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法律法规
 
有了一流人才 才有一流发展
·发布时间2009-10-21

 日前,27家来自外省和广东的高校和企业联手组建广州机电校企合一职业培训联盟。郭长荣 摄

  ■编者按 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说,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一流的发展。未来的广东,应当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的广东,是科学发展、幸福文明的广东。人才是强省之基,富民之本,发展之源。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

  为此,记者近日赴各地采访。以下是记者发回的报道。

  国企蝶变千亿“航母”

  老总以小学生精神实现自我战略提升

  从当初的一个主业不清、方向不明、资产散乱的企业,成功蜕变为一个主业突出、适当多元、协调发展的企业;从一个包袱沉重、资金紧张、官司缠身的企业,成功蜕变为一个资金充足、效益优良、和谐发展的企业;从一个创新乏力、管理粗放、固步自封的企业,成功蜕变为一个善于创新、管理科学、跨国经营的企业……

  这就是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近年来产生的蝶变。广晟公司组建时,资产总额为80.2亿元,至2009年底增长至532.3亿元,至2010年上半年底增长至570亿元,负债率由组建时的85%下降为65.41%。在省属企业中,广晟公司也连年成为利润大户。在这个蝶变的背后则是广晟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进明。这段不平凡的经历,也演绎了他从一名纪委干部成功转型为一位优秀企业家的传奇。

  2000年1月,李进明从省纪委调到广晟公司工作,2004年2月担任广晟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到广晟任职之前,李进明没有任何从商经历。他勤学好问,用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在中山大学系统学完了从MBA到EMBA的全部课程,较好地改善了知识结构。

  “最可怕的不是危机而是无知。”在工作中,李进明坚持发扬这种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在工作中、生活中哪怕是在饭桌的交谈中,都始终注重学习,不断推动自己的知识结构转型升级。

  李进明认识到,广晟公司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国企“航母”,最终实现资产经营公司向专业化投资控股集团的转变,必须以产业经营和资本运营双轮驱动才能实现。广晟公司已于2007年专门设立了资本运营部,目前,广晟公司已形成了控股3家国内上市公司、2家澳洲上市公司的新格局,在矿业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及海外都有了自己的资本平台。广晟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已从2006年的28亿元增加到700多亿元,控制的铜铅锌金银等资源价值折算超过5000亿元。

  2009年6月3日,汪洋书记出席广晟公司领导班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对广晟公司调结构、练内功、强创新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称之为国有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三件“法宝”。

  泥水匠改行变“马铃薯大王”

  经历首次创业失败 学习进取带来共同奔康

  当过泥水匠,做过小本生意,住过帐篷,睡过工棚,他就是湛江鸿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白春华。

  2007年下半年,白春华在遂溪县农业局领导的关心扶持下,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与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集约经营种植马铃薯,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新出路,被农民们称作“致富奔康的领头雁”。

  白春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辈耕作了一辈子,还是贫穷落后。看到这一切,他苦思冥想,如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适宜本地经济发展的道路呢?

  经过坎坷的实践、市场调查和多次外出考察及县农业局领导的启迪,白春华认定抓住农村进行土地流转的契机发展集约化经营种植马铃薯是一个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目标咬定后,他开始着手筹备集约经营种植马铃薯。第一年,白春华自认为“订单农业”赚钱是十拿九稳的事,于是在2007年11月份在遂城镇附城什坑村大手笔投入40万元,辛辛苦苦种植了300多亩马铃薯。经过精心管理,细心栽培,到2008年2月,收获200多吨,按合同卖给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得款仅35万元。当初踌躇满志,无奈第一年的种植竟亏了5万元。

  白春华并没有因这一次创业的失败而退缩,他通过对市场的考察,决定改变思路,调整结构,扩大种植规模,大胆引进以色列节水喷灌技术;并先后到甘肃、河北、内蒙古等地取经学习,提高了种植马铃薯的技术。在2008年下半年,他开始了大面积集约经营种植马铃薯。当年11月投入180万元,在遂城、城月、北坡、洋青等镇共种植了1200亩,收获2500多吨,卖给百事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收入375万元,一举盈余195万元,这时家人和领导都乐开了怀,认定种植马铃薯大有奔头。

  2009年,白春华注册成立了湛江鸿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90万元购置了设备和基建。在此基础上,承包固定种植基地360亩,进行大规模种植马铃薯,当年种植1600多亩(包括农户),赚了120万元。凭着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白春华很快使自己的种植业走上了“公司+基地+农户”和“订单+产业”化的科学发展道路,一举成为全县乃至全市靠种植马铃薯而致富的带头人。

  南方日报记者 周志坤 李强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