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人才库 | 日本語 | HR论坛
 
现在是:
首 页
公司概况
新闻中心
专业服务
顾问团队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合作单位
公共交通
在线留言
新闻中心
 
每周人社动态分享(2022年第50周)
·发布时间2022-12-16 15:15:57

1、天津:实施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关于实施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津人社办发〔2022〕97号

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有关单位:

为鼓励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全力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创业的通知》(人社部发〔2022〕69号)精神,现就实施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本市各类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申请补贴时被吸纳对象仍在企业就业并按规定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3个月。

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是指在本市进行失业登记,后被企业招用,与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且劳动合同起始日期与失业登记经办日期间隔半年以上的人员,即劳动合同起始日期-失业登记经办日期≥半年。该时间段内失业登记均为有效状态。

二、补贴标准

按照每吸纳1人1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

企业吸纳同一对象,同时符合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多种身份的,企业只能以该对象的一种身份申领补贴。针对同一对象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与一次性扩岗补助不重复享受。

三、经办流程

企业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审核发放工作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区人社局)负责实施。

(一)具备申报条件的企业,于2023年4月30日前,填写《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申报表》(见附件),向经营地所在区人社局提出申请;

(二)区人社局通过人社信息系统对吸纳对象的就失业登记、社保缴纳、劳动合同等相关信息进行核实,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三)对审核合格的,区人社局将申请享受补贴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内容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拟补贴人数、拟补贴金额等情况。

(四)公示无异议的,区人社局于次月前10个工作日内,将补贴资金拨付到企业银行账户,并报北方人才市场中天人力中心备案。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是应对失业风险、促进失业人员就业的重要举措,各区人社局、财政局要高度重视,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政策尽快落地见效。

(二)做好政策宣传。要依托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力量,采取专题宣讲、发放政策明白纸、上门服务等方式,线上线下广泛宣传解读政策内容,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

(三)规范经办服务。要做好经办人员业务培训,严格规范经办流程,提高经办水平。对能通过信息系统核实的信息,原则上不得要求企业提供证明材料。受疫情影响的区域,可通过电子邮箱、邮寄等不见面方式受理申请。

(四)加强监管核查。北方人才市场中天人力中心要做好业务指导工作,适时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各区人社局要落实经办管理责任,加强信息比对核查和事中事后监管,杜绝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确保就业补助资金安全。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套取补贴等问题,及时追回补贴资金,并按规定追究相应责任。

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所需资金由就业补助资金列支,在市财政对区转移支付资金时,作为分配因素统筹安排。各区财政局负责做好资金具体保障工作。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4月30日。

附件:企业吸纳登记失业人员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申报表

市人社局   市财政局

2022年12月9日


2、上海:综合工时制下,法定节假日工作有加班工资

近期,收到网友提问:“单位实行综合工时制,做一休一,因此很多时候我法定节假日如元旦,春节都要上班,但从没拿过一分钱加班工资,老板说我的工作时间在计算周期内没有超过标准工时制,所以即使是法定节假日也没有加班工资,这种说法对吗?”必须明确:该单位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即使实行综合工时制,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也是需要支付加班工资的。

首先,工时制度是规范劳动者工作时间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工时制度:标准工时制、综合工时制、不定时工时制。其中,综合工时制,是指用人单位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或受季节及自然条件限制,如交通、建筑、旅游等行业,无法实行标准工时制,采用的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一种工时制度。

其次,如果工作时间超出标准工时,单位是否应该支付加班工资?根据我国规定,在标准工时制下,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由此单位采用综合工时制的,在相应计算周期内,应满足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按照这个标准,如果综合计算周期内的工作时间超出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则超过的时间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也就是说,如果只是周期内的某一具体日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但计算该周期平均每日、每周工作时间没有超过法定标准,那么就不属于延长工作时间,照常支付工资即可。

需要注意,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规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在计算周期内,如果工作日正好是公休日,总体工作时间若未超出法定标准,则属于正常工作;但如果遇到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仍需要支付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

所以针对网友的情况,单位实行“做一休一”的综合工时制,安排在元旦、春节等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即使其工作时间在计算周期内没有超过标准工时,单位仍应按要求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因为综合计算工时制的特殊性,对用人单位的此类申请行政部门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批,并且规定要注意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充分听取职工意见,可以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轮休调休等适当方式,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


3、贵州:一揽子政策持续有效稳就业保就业

今年以来,贵州聚焦稳就业保就业,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建设“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就业公共服务,全力打好稳就业保就业攻坚战。

千方百计稳住就业基本盘,制定出台稳就业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实施“直补快办”行动,加快政策兑现助力稳岗就业,今年1至10月,全省共支出就业补助资金16.84亿元。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劳务经纪人”有组织劳务输出方式,持续强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机制,充分发挥省外劳务协作站(点)桥梁纽带作用,稳住跨省务工基本盘。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全力以赴提升劳动者素质。制定出台2022年度“技能贵州”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0万人次,并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完善培训政策体系,打造“贵州技工”培训品牌,紧紧围绕贵州省十大工业产业、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服务业创新十大工程、重点招商企业需求及劳务用工品牌建设,全力打造“贵州技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技工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采取统一招生平台、招生代码、招生计划、录取注册、学籍管理“五统一”方式,将技工院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中级工班毕业生全部纳入学历证书“双认证”范围。

同时,通过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对特困行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失业保险费政策等,推动助企惠民政策加速落地,减负稳岗政策促进就业作用不断增大。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共为16.4万户参保单位降低失业保险费24.43亿元,为5.66万名符合申领条件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1.33亿元,对符合条件的8.03万户企业拨付返还资金9.44亿元,为3448户参保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失业保险3610.96万元。


4、湖南:全力以赴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

今年以来,湖南人社系统加力政策支持,强化精准服务,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千方百计拓渠道。制定出台《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十六条措施》,对招用毕业年度毕业生的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吸纳补贴和扩岗补助,用好用足“缓降返补”系列政策,引导企业开发和稳定岗位。深入推进“创响三湘”行动计划,将毕业年度和离校2年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纳入社保补贴范围,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灵活就业。着力稳定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招聘(录)毕业生规模,积极推进“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2022年全省政策性岗位拟招录13.8万人。

精准精细促对接。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金秋招聘月、2022届毕业生留湘来湘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累计举办招聘会650余场,提供岗位超过15万个。充分发挥“湘就业”平台岗位线上发布、人岗线上匹配等功能,开展“家乡的企业”和“家门口的岗位”推广活动,推动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线上精准对接。聚焦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调整优化培训补贴,支持高校毕业生提高职业技能。深入开展职业指导“6个1”(一支队伍、一套教材、一项活动、一轮培训、一次竞赛、一个大师工作室)活动,开发职业指导云课堂课50期。截至11月底,全省募集就业见习岗位74723个,组织就业见习16117人。

用心用情优服务。将全省联系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电话统一标识为“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热线”,及时跟进落实职业指导、岗位推介、技能培训等“311”就业服务,对脱贫家庭、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建立专项帮扶台账,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持续整顿人力资源市场,严厉打击黑职介、虚假招聘、变相收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

下阶段,湖南人社将着力稳定就业岗位,拓展就业空间,强化就业攻坚,按月开展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数据与新增参保数据比对,紧盯困难学生,持续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全面落实“一人一策”就业帮扶,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联合主流招聘平台开展高校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发挥“湘就业”平台线上对接匹配作用,多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友情链接
 
搜索

版权所有 ©  上海强格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86-21-5888-1947 、86-21-6433-6685  E-mail: miao.shen@shjungle.com.cn
BR>地址:上海市虹口区西江湾路388号凯德虹口商业中心B栋3208室(〒200083) 渡正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管理
关闭
021-58881947 工作日:9:00-18:00